希腊、马其顿和罗马的军事和秦汉时期的中国军队相比会出现一方压制另一方的情况吗?

2020-02-19 14:55:03

不给出时间限定和其他具体条件的斗兽是大的耍

什么时期的哪只?主将是谁?什么地形?装备配备如何?这都是新手问题了

你觉得这种能压制精锐汉军?

说的可是

完全压制哦

还是这种?

或者这种?

一个老回答:十一点半:马其顿和秦哪个能打?

补充一个网络讨论里经常漏掉却又极为重要的因素:军事编制和指挥体系的代差。

漏掉这一点,会让所有类似讨论都有些神棍的意味。

因为这个因素对于是决定性的,比什么谁家硬度如何,哪个人种更加强壮,甚至有没有都要更重要一些。(当然并不是因素)

马其顿的军事编制和指挥体系,与秦军存在着一代以上的差距,马其顿如果真的对上秦军,在这一点上会很不乐观。

在严肃的军事历史著作中,介绍某个历史时期的军事情况,组织编制永远是放在重点章节,永远是在章节或者第二章节,只有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革新,能够在重要性上盖过这一点。

现实的军事指挥,尤其是指挥效率低下的时代,是极其笨重的。

如果你玩过RTS游戏,应该会知道:同样的兵力,把所有一起A上去的,是弱鸡的小白。而老手,都是把分别编组,在战斗中灵活的把正确的送到正确的位置上,不停的修正己方阵型的薄弱处,同时对敌方阵型的弱点进行重点突破。

这些操作,在游戏里,只需要动动鼠标,但在现实里,却没有那么简单。

而军事理论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指挥系统的进化过程。

-----------------------------------------------------

我自己简单的给分个世代吧,这样方便解释。

低级的,就是一窝蜂的A上去。

想象一下给你一个拟真RTS游戏,你的电脑上就只有三个按钮:

走路前进。

跑步前进。

撤退。

--那么你就是一个世代指挥官。

世代指挥官,只有战与不战的选择权,选完之后除了等待结果,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

而更先进一些的,会把兵力进行集团编组,以实现一些简单的,特定的战术,例如:

希腊式大方阵战术。

如果你仔细阅读采用术的希腊式战例,就会发现:他们的每一场战斗,过程都是类似的,密集阵型,分个中军和左,与敌人的左中右对上,然后看哪个先赢就完事了。

继续想象一下给你一个拟真RTS,你的电脑上多了几个选项:

集火侧翼。

中路突破。

密集阵型防御。

(举几个例子,现实中选项会更丰富一点)

--那么你就是一个第二世代指挥官。

第二世代指挥官,有预编程能力,可以在战前选一个战术,选完之后等结果。 马其顿方阵,正是希腊式大方阵的究极完全体。

”铁砧“战术,就属于这样一种预编程的战术。在正面,找弱点突破。每一场战斗皆是如此,只是弱点和突破口稍有区别,而亚历山大是他那个世界里的程序员,他编的程序强过其他家的程序,当然更强过那些全选A上去的弱鸡,因此他百战百胜。

马其顿方阵中的小单位,是64人组成的一个单排,而这64人的单位仅仅是单排的划分,并不是一个可以独立指挥的单位,(单排士兵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说一个小的,能够独立指挥,让他独立保持战斗阵型前进、左右转或后退的单位,则是:

1024人。

不仅如此,马其顿的也是如此编制,低的,可以单独指挥的马其顿团,也是1024人。

虽说这个数字做为整数让一本满足。。。但这做为军事编制实在是有些落后。马其顿的指挥官,在战场上能做的事情相当的少,”铁砧“战术,已经是这种编组的极限了。

马其顿方阵。是大集团编组的,但是再牛逼的长矛也打不过枪炮。铁砧战术这种预编程,编的再怎么,对上新世代也大概率会吃憋,这是代差。

这些更先进的,采用的是灵活的多级小编组。

例如,在罗马军团中,小的单位是8人小组,而有着完整战斗力的小单位,则是百人队,每一个百人队,都可以灵活的单独指挥,可以随时在战场中将其放至合适的位置中。

这种编组让罗马军团战力大增。也让他们百战百胜,恺撒大帝在他的《高卢战记》中多次提到这种编组的战术优势,他也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把采用希腊大方阵的高卢人打的找不到北。罗马也终成为希腊世界的终结者。

事实上,当罗马人终遭遇马其顿方阵,赢的就特别轻松:罗马士兵分散成小组,穿进方阵之间的空隙,贴身完方阵。

这个细节很多人发过,但几乎没人把关键点总结对,通常的总结是当时方阵疏忽了对侧翼的保护。但真正的关键是:罗马人可以有组织的分散成小组。

关键不是如何,而在于如何实现。

亚历山大的敌人,停留在旧编组,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被亚历山大狂刷战绩。

罗马人的编制体系可以做到这一点,而方阵中1024人的大团,对罗马分散开的无能为力,不是疏忽了保护侧翼,而是面对代差根本无法保护侧翼。如果大团也分散开来,必然会因为缺少基层组织体系陷入混乱,甚至自相践踏(这种事情在罗马的征服屡见不鲜。)因此罗马赢的轻松写意。

再想象一下给你一个拟真RTS,已经有这样的RTS了,比如说《罗马2 》

(假如现实里的马其顿方阵也能排成游戏这个样,那真是了,然而不能。)

现在你可以灵活的在战场上自由发挥了:

敌人冲向了--赶紧拖一队矛兵缠住。

阵型中间被突破了--目前形势较好的抽一队百人队支援。

敌人阵型上有个小缺口--,上。

开不开心? 恭喜你,现在你是一个第三世代指挥官了。

第三世代指挥官,不仅可以预编程,还可以随着战场变化随时修正,灵活变幻战术。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给敌人致命一击,结束战斗。

后,秦军编制:

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按照秦军的组织体系,大概率会上演罗马的剧本,而不是亚历山大的剧本。

--------------------------------------------------------

我的这篇回答,开头就说明了,只是想补充一下网络上没人考虑到的因素。整个回答主要是解释“编组有什么意义,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然后简单说明下秦国和马其顿分别处于哪个阶段。

我自认为已经都说到位了,但是看评论,还有人觉得我讲罗马马其顿比较细,讲秦军没细说。这里说明下,之所以拿罗马做例子,是因为罗马的扩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希腊式大方阵,罗马人凭借更加先进的组织,在实际的中不断的取得胜利,很多还是数倍差距的以少胜多,做为例子比较直观。如果我单说秦国,那就是关公战秦琼,空口讲解,懂的虽然还是能懂,但不懂的就会觉得说服力不够了。

这只是我写回答时的一点考量,结果被人拿来说,中国古代含糊不清没有相关记载,这让我感觉很方,我不说这些内容,只是因为我这篇小短文不需要这些内容,我回答后列的秦军编制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但我没说就代表不存在,这个逻辑实在是有点强大。。。

所以再啰嗦一下,稍微说一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原的一点细节吧。

编组的问题上面已经说了,从伍开始,到千人队,这是基层组织的结构。

下面说说这个组织是怎么运作的。

秦国军制是以魏国为蓝本的,此两国军制十分相似,留下一本兵书《尉缭子》,这本书以姜子牙《六韬》为蓝本,讲述了很多作战、指挥及编制的细节。

首先是基层的什伍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以军法来进行约束和管理。伍有令符,收在基层军官和将军手中。

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

从什长开始,军官可以有诛杀大权:

什长得诛十人,伯长得诛什长,千人之将得诛百人之长,万人之将得诛千人之将,左右将军得诛万人之将,大将军无不得诛。

日常行军、扎营,都有相应军法规定。例如扎营规定:

军中纵横之道,百有二十步而立一府柱。量人与地,柱道相望,禁行清道,非将吏之符节,不得通行。采薪刍牧者皆成伍,不成伍者不得通行。吏属无节,士无伍者,横门诛之。逾分干地者,诛之。故内无干令犯禁,则外无不获之。

--为什么我们说秦法严苛,正是因为秦法将这种什伍制中的军法,用在了平民身上,《史记》说秦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这里的“什伍”指的就是基层的管理方法。

这些基层单位的作战则是以相应制度为准:

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形乃明。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陷行乱阵,则千人尽斗。覆军杀将,则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

什伍先进行训练:

伍长教其四人,以板为鼓,以瓦为金,以竿为旗。

然后一级一级,合成大军:

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大将教之,陈于中野,置大表三百步而一。既阵去表,百步而决。百步而趋,百步而鹜,习战以成其节,乃为之赏罚。

到了战场上,将帅首先有令官,在战阵中传递信息。“令”这个汉字原本的意思就是令官

发号出令,人部,使者,令也

有评论讲令官传令较慢,这个古人当然也有解决方法。

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

不同的击打挥舞方式有不同含义:

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则反是。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绝,鹜鼓也。

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

金鼓有不同级别:

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

各单位均有自己的旗帜,士兵观看旗帜行事。秦军将旗帜编到了尉吏(百人队)--这和罗马人有点像,罗马的旗帜也是编到百人队的:

自尉吏而下,尽有旗。

终要形成的效果是:

方亦胜,圆亦胜,错斜亦胜,临险亦胜。敌在山缘而从之,敌在渊没而从之,求敌如求亡子,从之无疑,故能败敌而制其命。

--方阵、圆阵、错斜阵均能胜任,山缘、渊没都可作战,阵型散乱后仍然能够自行战斗,这比马其顿只能在平原组方阵,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以上。

先说结论:不能(反之亦然)

汉与罗马,秦与马其顿的对比,在中外论坛上都屡见不鲜,能够成为月经问题,就说明这个对比没有确切答案,更不存在谁碾压谁

/Which-was-more-technologically-advanced-the-Roman-Empire-or-Han-China?

www.quora.com

Comparison between Roman and Han Empires?

en.wikiversity.org

话说回来,既然要进行比较,就要确定标准。是有限人数在确定地形上对决(比如扎马之战),是大兵团在广阔战线上的(比如长平之战),是长年累月的日常冲突(比如汉匈,罗马-波斯),还是两国之间的灭国之战(比如楚汉),不同的情境,所依赖的比较标准自然不同。

为方便起见,选取灭国之战的设定,假设地中海文化圈与东亚文化圈接壤,合适的比较对象大概是汉朝对帝国时代的罗马,两者皆占据了所处文明区大部分区域,且规模和时代相近。

接下来是标准,依个人之见,在战斗层面,比较重要的参照标准有人数、指挥、编制和;而在国家层面,比较重要的参照标准有人口,资源,社会组织、生产力和,同时参照战例和双方的记述加以补充

人口与疆域

先来看两国的域和人口--

汉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如图,面积大概在600-650万平方公里之间,这张图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描绘的大致是汉武帝到汉平帝时期的疆域

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西汉全图

根据《中国人口史》估算,秦代疆域内的人口约为2000万,汉初历经,人口下降为1500-1800万,此后经过多年休养生息,人口逐渐上升,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为5959万,加上部分瞒报及异族人口,西汉的人口上限大概在6000万人左右,这一数据可信度应该比较高。

新版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西汉人口密度

汉代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尤其是黄河流域)及其周边,这片区域人口密度高,且分布连续,在宋代以前,一直是东亚世界强大的中心。

按照疆域来算,罗马的全盛时期大概在图拉真统治时期,公元117年的罗马疆域如图,面积约为500万平方公里。

维基百科中的图拉真时期罗马全图

罗马并没有像秦汉中国那样对全境人口进行详尽的普查(但是有罗马公民人数的资料),对罗马帝国全盛期人口的估算,上至7000万到1亿,下至5000万左右,根据比较常见的估算,全盛时期罗马世界人口的上限大概在6000万左右,比如根据Bruce Frier的估算,公元164年(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汉桓帝延熹七年),罗马世界的人口达到了6140万。

按照人口数量重绘的罗马地图(来源:维基)

罗马帝国的人口总数西高东低,按照人口总量,排名靠前的地区分别为安纳托利亚(大致相当于土耳其),高卢(大致相当于法国)、意大利(不包括西西里、萨丁和科西嘉)、伊比利亚(大致相当于两个牙)和马格里布(大致相当于北非)

人口的密度则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人口为密集的地区依次为尼罗河三角洲、叙利亚、利比亚、意大利和西西里。

两国人口和国力比较接近的时期大概是汉光武帝-汉和帝时期(相当于罗马的克劳迪王朝后期-图拉真时期),此时两国比较常态的疆域大概是:

东汉,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与汉武帝时期相比,、燕山山脉和朝鲜半岛统治范围有所缩小,但西南地区有所扩大。东汉时期的人口统计数量低于西汉,存在着不少隐瞒人口的情况,但由于南方的开发,全盛期的人口可能会略微超过西汉

罗马帝国,与图拉真时期相比缺少了图中浅橙色地区(达契亚、两河流域和高加索),和前述奥勒留时期的疆域、人口出入不会太大

大致可以认为,两汉全盛期疆域大于罗马,两国人口规模相近。

资源与生产

根据安格斯.麦迪逊的估算,公元1年左右,欧亚大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汉与罗马的生产力和经济总量,将主要取决于两方的人口规模的对比

按照耕地面积计算,今日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35万平方公里,扣除东北、内蒙古、新疆地区,汉代范围内的耕地面积约为99万平方公里,而今日罗马帝国范围内的耕地面积则为约146.5万平方公里。在大多数估计中,全盛期的汉与罗马人口规模相近,尽管两汉的农业生产效率可能略高于同时期的罗马,但得益于更大的耕地面积罗马似乎有潜力供养更大规模的人口(不过直到如今,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人口依旧没有两汉范围内的人口多)

其他领域,环地中海地区拥有更长的冶金和铁器使用经验,以及更高品味的铁矿,根据一些学者的推测,罗马时期环地中海地区的铁、铜、银、铅等制品的产量要远远高于中世纪时期本地区的水平,而中国在铁器冶炼方面很早就走向了独特的路径(独特到双方对比各说各话,索性不贴了),此外两汉每年生产的钱币数量则远远高于罗马(这一方面说明了两汉的金属产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的货币由铜制成,单位面额低于罗马的金银币),两相比较,很难分不高下,简单地说就是:

你有玻璃瓶,我有丝绸衣;

你出不列颠铁钉,我出百炼环首刀;

你有攻城重炮,我有大秦歼星;

你建道路、高架渠,我修茂陵、万里墙;

十二铜表美名传,儒表法里行万世;

总之,汉与罗马,尽管在文化、物产和器用上存在诸多差异,但发展水平上并没有根本性的代差,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成为了后世东西方文明的模板与理想。

社会组织

其实这多少类似于如今中国和美国的对比。汉朝与中国拥有组织完备,层次分明的文官制度,理论上具有更深入的监察能力和更强的动员能力,而罗马(前期帝国)与美国则在名义上崇尚政治自由民主(悖论的是,罗马同时也是为的奴隶社会),拥有更强大的商人,帝国的平稳运行,极度仰仗贸易路线的畅通和的威慑力。

相对而言,理想状态下的秦汉的中国社会组织类似于金字塔,组织严密,分工精细,但在后期,随着土地兼并,豪强坐大,这套体系显得有些失灵,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发依赖本地代理人(门阀)。而早期罗马帝国的组织则类似于从元首出发,无限扩大的人际关系网,依靠各级代理人统治帝国的各个行省,统治的稳定仰赖的效忠和人际关系的维持,一旦平衡打破,就很容易,反而是在后期,才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制。

两汉实行世袭制,家天下一方面限制了统治者的来源,一方面却也确保了传承的有序,两汉RP不错,出了不少明君,既有武帝、光武帝这样的位面之子,也有文景这般休养生息的明君,也有过汉宣帝、汉明帝这样优质的继承人,然一旦天数有变,神器更易,外戚专权,少帝继位,那……

罗马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既有过传统的世袭制,也有过传位于贤明养子的养子继承制,由于君主的极度仰仗军威,因此更有军和野战军头子轮番登场的军人专政,统治者来源虽然广泛,但权利传承却颇为混乱。统治者上限高如屋大维、图拉真,低如康茂德、尼禄,倒是蛮适合影视作品编剧的……

彼此眼中的对方

摘自物理学家写的历史著作《龙与鹰的帝国》

罗中的汉,当真是自古爱好和平,赚取贸易顺差的中华民族~

汉眼中的罗马~“国用富饶”、“有类中国”~

假设两者相邻,各自欲置对方于死地

汉与罗马综合国力相近,先看两者历面对的对手

汉的对手包括:游牧文明-匈奴、鲜卑、诸羌等;农耕国家-楼兰、车师以及可能拥有马其顿军事体系的大宛等;农耕汉人政权-楚、卫满朝鲜、起义军、各种分裂政权;西南\东南夷:夜郎、闽越等,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见的多了

面对这些对手,两汉既有白登之围般的屈辱,也有封狼居胥,越帕米尔高原的壮举,作为拥有强大生产力的广域国家,两汉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应对各种类型的敌人,也有能力支持长时间的对峙(汉与匈奴)。

罗马的对手包括:希腊化和继业者诸国-塞琉古、马其顿、本都等;商业-定居文明-迦太基;欧洲蛮族部落-高卢、布立吞、日耳曼;蛮族王国-达契亚;东方定居文明-萨珊;定居-游牧混合-帕提亚;游牧文明-萨尔玛提亚、柏柏尔人,匈人等,同样是身经百战,见的多了

面对这些对手,罗马既有过卡雷惨败,瓦勒良被俘这样天子死社稷的教训,也有过数次攻占帕提亚-萨珊首都泰西封,饮马两河流域的辉煌,同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

两相比较,汉拥有面积更大,人口更多,更具主导地位的核心区(华北平原和关中),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和族群同质性更强,只要确保对核心区的占有,就能确保对周边政权的综合国力优势,然而,由于边境地带远离核心区,后勤依赖低效率的陆路运输,远程军事力量的投送可能略有不足。

而罗马,一方面统治中心较为分散,且长期未建立合适的官僚体制,因此在历史中经常形成分裂对峙的局面(终被彻底打碎),文化和族群多样性也较为多元,另一方面则拥有地中海,依靠高效的海运,大大提高了和物资的流动。在强力领导协调下,可以实现不列颠到以色列这样的大规模军事调动,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重新统一帝国,另一方面,如果地中海贸易被破坏,则各地的粮食供应受限(例如汪达尔人就通过舰队破坏了罗马的粮食供应,甚至洗劫了罗马城),若无法维系的效忠,则统治和继位面临危机,简单地说,达则四面出击,穷则四面楚歌~

如果汉与罗马长期对峙,难保两国不会内部生变自爆,形成如下的局面--

东亚世界的种切法,去除了,魏国的面积不见得能超过蜀、吴,但人口和综合国力则远超过之

东亚世界的第二种切法,依旧北强南弱,但北方统一太快,终还是自爆了

第三种切法,北部更为混乱,而南朝依然如故

罗马蛋糕的种切法,握有黎凡特和多瑙河流域兵权的维斯帕先终重新统一了帝国

3世纪危机期间奥勒良的罗马帝国与帕尔米拉帝国、高卢帝国,相较三国时期的蜀吴两国,高卢帝国和帕尔米拉帝国虽然面积较小,但人口却很可能在此两国之上,实力对比更加平衡

蛋糕的第三种切法,君士坦丁继位前的罗马四帝,终占有高卢和不列颠的君士坦丁重新统一了罗马,并将统治中心迁至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以至于罗马不得不采用四帝共治,减少每位统治者统治范围的折衷手段

395年的罗马统治分区,取自deviant art上Undevicesimus的图蛮族期间四面透风的帝国(东边的波斯这时比较太平,没怎么添乱),作者同上

纵观东亚与罗马世界的分裂,可以发现:

罗马世界分的快,合的也快,地中海如同一把双刃剑,加速了帝国与敌方的机动。帝国漫长而缺少天堑防护的边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除了撒哈拉沙漠,几乎所有边境都需要设防),分散多元的权利中心,若经历长时期的分裂,就很难破镜重圆。因此帝国的安危,极度依赖统治者的微操能力。

东亚世界分的慢,合的也慢,纵横的山脉与江河把这片大陆切成分裂的单元,减缓了本国与地方的机动。尽管占有华北平原的政权往往拥有人口和综合国力的优势,也难以迅速的击败邻近更为弱小的领国,然而重重天堑也确保了偏安势力的自保(确保北边和西北的稳定,就能确保汉地的太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在有能力的统治集团管理下,汉与罗马都具有强大的,持续的能力,两相比较,管理罗马帝国,需要设防的边更长,对全国资源的统筹要求更高,可能对统治者的要求更高(五贤帝不常有,好运也不常有)。相对而言,维持汉帝国的存续,至少是核心区域的太平,对统治者的要求相对较低(此外汉的文官体制本身就比罗马更为完备,直到3世纪末-4世纪,罗马才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文官制度,并且推行教,为时晚矣)。

然而,相较于外敌,历,引发汉与罗马的,更多还是内因,在同样烂的统治者管理之下,罗马乱的可能会更早些。

军事部分,时间有限,先简单谈一下

军事是政治和经济的延伸,的编制,使用的武备如同小宇宙,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结构~

1.在规模上,汉与罗马并不存在层级性的差异

西汉的,大体可以分成精锐的中央军,分布于各方的地方军以及驻守前线的边防军,以征召兵为主,军权高度集中(尤其是在吴楚七国之乱后),格外注重的日常训练。

以下是中国军事史。西汉卷对汉初军制的记载

汉初征兵的身高下限在1.43米左右,而材官、骑士等精锐兵种,身高必须在1.73米以上

到了东汉,中央军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央军的兵源主要来自三辅、六郡的子弟以及有功军人后代,职业化色彩较西汉更为浓厚。然而地方军的训练较之西汉有所不如,此外边防军中邢徒成分提升,军人地位有所下降

关于罗马的军制,不明就里的文章很可能会混淆马略改革前后的罗马,事实上从共和国到帝国,乃至帝国的前后期,罗马的军制也有过多次变迁.

帝国时期的罗马,的单位是军团。军团的主干是5000名罗马公民组成的军团(Legions),他们是职业军人,服役周期长达25年,此外还配有每单位500人左右的辅助(Auxilia),辅助成员来自各行省的居民,构成了军团的、轻、兵和特殊,以及数目不固定的由同盟国和蛮族组成的同盟军(Numeri)。

奥古斯都后期的罗马帝国,拥有25个军团,以及250个单位的辅助,兵员总额约为25万,其中一半是长期服役的职业军人,兵员总数较共和国后期大为减少(公元前31年,罗马拥有60个军团,条顿堡之战前的军团总数下降为28个)。此后随着压力的增加,公元211年塞维鲁统治时期,罗马的军团总数增至约45万,33个军团,400单位辅助,这可能是戴克里先之前罗马帝国数量的峰值。(后期罗马帝国的资料相对混乱,峰值总额估计值从50-100万之间的都有,但大体来说,量大于前期帝国,质低于前期帝国)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参考资料还是比较新的

对前期帝国数量的估算,从前之后分别为提比略、哈德良、塞维鲁、三世纪危机和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可以看到,随着数额的增加,辅助兵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对罗马帝国军费的估计,从上到下分别为屋大维、奥勒留和卡拉卡拉统治时期。可以看到,随着帝国内忧外患的增加,军费占帝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显著提升,这些军费大概要占帝国财政收入的75%。(话说卡拉卡拉时期军费占国家经济的比重和今天的美国差不多)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奥勒留统治前期的罗马驻防概况。不同于两汉强中央、弱地方的结构,早期罗马帝国的需驻守于帝国的各条防线,兵权较为分散。按地区计算,叙利亚(犹太、阿拉伯)和不列颠地区驻守了多的。而按照战区计算,多瑙河前线则云集了为庞大的驻军,这些驻军主要是为了防范日耳曼人。

在罗马帝国后期,为了加强国家的统治,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等君主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引入“东方化”的官僚体制同时,建立了军权更为集中,层次更为分明的架构,如下两图所示:

西帝国5世纪初的架构,其中Scholae原意为学校,图中指代军,Palatini则是宫廷,Comitatenses为野战军,Limitanei则是边防军,辅助兵种和同盟军不计入此图。可以看到,此时西帝国的军事在面向日耳曼人的高卢和伊利里亚前线,而不列颠,则基本已经是放弃状态了。

东帝国4世纪末期的架构,分类同上。东帝国的精锐主要集中于首都君堡周围,临近君堡的色雷斯前线同样汇聚了不少精锐。帝国绝大多数都部署于欧洲部分,东方战区相对比较太平。

2.简单地说,相较于两汉,罗马帝国的总数可能略少,但职业军人比例更高,罗马管理层级较为扁平化,军权和驻军分布都较为分散。汉与罗马皆拥有体系完备的,且对不同作战环境都有应变的能力,双方的制造技术方面可能会有高下,但依然处于同一层级,个中差别,更多可能是出于对环境的适应,的总体实力可能要打个平手。

3.关于两国的动员能力,举例说明--

图拉真时期公元101-106年间的两次达契亚,罗马方面第1次调动了约15万,第2次调动了约20万,达契亚方军力约25万人,达契亚王国终被征服;

图拉真时期公元115-117年间的帕提亚,罗马方面在东部战区部署了10个军团,人数可能在10万左右,在中罗马攻占了帕提亚的都城泰西封,一度占有了大半个两河流域,但终因无法维持统治而退出;

哈德良时期公元132-136年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罗马方面在134-135年期间调动了包括伊比利亚、日耳曼等地的6-7个完整军团,30-50单位的辅助,兵员总数约12万人,犹太人起义军终被,约58万犹太人被杀;

尤利安时期公元363年的罗马-波斯,罗马方面调动了约12万人和1000艘船,其中罗马9.5万人,亚美尼亚2.5万人(作战可能小于此数),罗马一度推进至泰西封附近,但未能成功占领两河流域地区,尤利安在撤退途中去世;

瓦伦提尼安三世时期公元451年的沙隆之战,西罗马方面包括西哥特、撒克逊、勃艮第人等联军总数3-8万人之间(号称50万),阿提拉匈人方面包括匈人本部、法兰克、格皮德、赫卢利人等联军总数与西罗马相当(号称70万),匈人终撤退(双方都拥有众多“蛮族”同盟军,匈人的“游牧”大军也需要依赖日耳曼各族群的辅助);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汉军调集10万,马14万匹,数十万(运输辎重为主),一路攻打至杭爱山和狼居胥山一带,歼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匈奴损失8-9万余,汉军损失马十余万匹;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9-108年的征卫满朝鲜之战,楼船将军杨仆率军5万从山东出发渡海攻打朝鲜西海岸,左将军荀彘率军(人数不详)经辽东入朝鲜,由于配合不利,汉军失利,但终还是攻占了朝鲜都城王险城,并于其地置汉四郡(列这段主要是为了说明,汉也是有水师的,虽然实力不详,但在征朝鲜和南越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2-101年的李广利第二次征大宛之战,李广利主力6万人,牛10万头,马3万匹,杂畜万余,酒泉、张掖后援18万,终攻陷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首都贵山城,并获取善马数十匹,中马3000匹,两次大宛之战,汉朝“损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致使“天下”;

王莽时期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绿林军1.7万,新朝廷军43万(但43万是动员的总兵力,在昆阳作战的兵力仅约3万左右),绿林军胜;

汉光武帝时期公元33年,大司马吴汉率军5万,北击匈奴和卢芳,汉军“经岁无功”;

汉明帝时期公元73年,东汉发动延边郡国兵,联合南匈奴、卢水胡、乌桓、鲜卑共4.4万,汉军兵峰直抵天山,斩杀数千级,虏获牛马十余万头,并恢复了都护府;

汉灵帝时期公元177年的夏育北征,东汉调集3万兵力,分3路出征鲜卑,行进2000余里,三路汉军终全线溃败,阵亡者十之七八;

汉灵帝时期公元184年的宛城之战(不是三国的那一次),朝廷调集1.8万,耗时近1年,终击败了宛城一带的十余万黄巾军;

汉-羌的过程比较琐碎,很难分别列出,不过这一系列对东汉的损耗相当大,据中国军事史.东汉卷记载:

综上,汉与罗马鼎盛期能够动员的兵力都在10万量级,汉的动员能力可能更强,且比例高于同时期的罗马。后期罗马帝国虽然兵员总数提升,但大战役的动员规模不如前期帝国,类似的,东汉时期大战役的用兵规模和数量较西汉也均有所下降,两地均出现了集中兵权的改革。

4.前面说过,地中海对罗马的后勤和国家的存续意义重大,因此罗马的海上力量很可能强于两汉(两汉的贸易、运输很少依靠海运,也很少面临过来自海上的强敌),但如果两国相邻,且进行大规模的,那汉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后建立起规模、实力与罗马相当的舰队(参考布匿前后的罗马)。

5.说到军事家和兵书,中国人往往会举出孙子兵法、吴起、韩信等人的例子,不过地中海世界也并不是全无兵家。比如韦格蒂乌斯(Publius Flavius Vegetius Renatus)就著有De re militari(通常被翻译为兵法简述),此书对中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军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兵法简述内容通俗且注重实际操作,抽象性和哲学性较之孙子兵法则有所不如。

6.由于国力相近,在国内情况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大规模,汉与罗马都不会在短时期内崩溃,双方会逐步适应新形态的,终可能会打成一场,或者言和。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政局以及统治集团的能力,对的影响往往会比本身更大。(可以参考7世纪初的罗马-波斯,这场被认为是晚期古典时代的后一场大战,两国皆趁对方国内形势不稳发动,但终谁也没压过谁,反而便宜了看戏的阿拉伯人)

补充1:马其顿和罗马的军事体系差别是很大的,将马其顿、希腊、罗马归为一类和秦汉比较并不怎么合理,高赞回答里有讨论。完全体的马其顿帝国存在的时间太短,后续的继业者王国水平参差不齐。

补充2:罗马也是分很多王朝和阶段的,私以为,更合适的对比应该是:

迈锡尼Vs西周

古典时代希腊Vs春秋

马其顿和希腊化时代Vs战国

马改后的罗马共和国-前期罗马帝国Vs秦-两汉

后期罗马帝国-阿拉伯崛起前的东罗马Vs两晋-南朝

傅斯年在《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言:“今吾断言曰,自陈以上为‘中国’,纯粹汉族之中国也。至隋至宋亡为‘第二中国’,汉人为胡人所挟,变其精神,别成系统,不蒙前代者也。”“如上所云,‘中国’、‘第二中国’者,皆依汉族之变化升降以立论者也。”前述的秦-南朝,对应的就是傅斯年所说的中国(有时被称为中华帝国)。

补充3:关于铁和其他金属产量

按照维基百科中的数据,罗马的金属产量可能高于中世纪中叶之前的地中海世界,但表格中的数据存在不少疑点。以铁产量为例,无论是82500吨的高估值还是36600吨的低估值,都由罗马不列颠地区铁产量以及人口占比反推得出,此类估计并未考虑到罗马不列颠地区较高的军人和公民占比(从前面的驻军表可以看到,罗马不列颠在2世纪初曾是帝国驻军密集的地区,而无疑需要更多的铁,此外不列颠还是罗马主要的铁矿产地之一,铁在不列颠同时还扮演着易物交易的作用)。

对两汉铁产量的估计,摘自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同样是按照人口反推的结果,在数字方面,我们的学者相对就比较保守一些,但东西方的学者似乎都认为,我们的祖宗才是当时世界铁产量高的国家。

唐-元代每年铁收入情况表,摘自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表中“岁入”、“岁课”、“岁输”指当年每年这方面的收入,包括官营铁业全部产量,以及征收和征购的民间产铁。

宋以后民间冶铁业逐渐增多,从明始,民间冶铁逐渐成为了中国冶铁业的主流。表中数据峰值为洪武初年的18475026斤,约合9700吨,而根据估算,明代后期民间冶铁产量可能增加到了每年2-3万吨,但无论如何,都不及西方学者对罗马帝国时期铁产量的估计。1000年的技术进步和2倍的人口规模都无法弥合两者的数据差距,可以认为,西方学者对罗马帝国铁产量估计值的可信度相当值得怀疑。

古代的汉与罗马分居大陆两端,借着对他者的美好幻想,相安无事的共存着,

今天的汉与罗马分居太平洋的两岸,同处全球化的社会,同床异梦的发展着,

或许这就是我们直到今天,依然纠结于汉与罗马孰强的争论中的原因罢?

汉代庞大的军事规模和实力,直接证据,可从尹湾汉墓简牍中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窥得:

该集簿“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有关汉代武库建设中时代早、内容完备的统计报告,而且是发现在内郡政府文书档案上,其文献价值更非同寻常。正如中国文研所李均明先生在其武库《初探》中所言:该报告“指标项目甚多,数列明确,对我们深入了解汉代装备的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手资料,弥足珍贵。”

集簿中开列的是一个郡武库中珍藏车马器及与其相配应的作战和其它装备。其中皇室器物与库存器物分列清单。皇室器物冠以“乘舆”,库存武备以“库兵车”统称。其中库存武备之数量足以惊人,两项合计,“凡兵车器二百四十二千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七”。

东海郡武库当为国家设在内郡的武库之一。《汉书·成帝纪》如淳注引记载:“北边郡库,官之所藏,置令。”汉代不仅在长安,洛阳建直属中央的国家武库,而且在边郡、内郡分设武库。从集簿中档案记录来看,东海郡武库有两个特点,一是库存量大,如的总数即达537707件,矛的总数达52555件,有方(戈类)达78392件。仅以此三顶足可装备50万人的,远远超出一郡武库之所需。二是该武库不属东海郡管辖。因为在东海郡吏员总簿或吏员设置簿都未见有“库令”的设置,因而可以断言,东海郡武库是国家设在东南沿海的直接受中央管辖的国家武库。

----------------------------------------------------

上面说到武库储有机537707件,这其中有车用11181件,普通526526件;其次,还有未装机的臂263798件

相比于,弓的数量少很多,这也反映了秦汉对的重视程度:有弓77521件,弓弦3987件

除了这些单兵弓外,该簿还记录有重型具如下:连车564乘,武刚强车10乘,应该是具备机动性和强大威力的重。前者所谓连,并非是连续发射之意,而是由多张弓连接在一起共同蓄势发力,是床的一种

-----------------

说完弓,再说防护用具

该武库集簿中,记载储有:盾9991件,皮甲142322具,铠甲63324具,甲札587299具;战马首铠97584具,装甲具5000余套(用于重装)

可见,除轻骑外,至少集簿所在的汉代永始四年,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重装来作为“突骑”

------------------

长柄计有:车用铍1421件,铍449801件,矛50178件,有方(戟)78392件

这里铍就是一种形似短剑,后接长柄的双刃类矛,继承自东周。此类后来演变为槊。具备强力冲击穿刺能力,是步战和手中的利器

短柄计有:

刀156135件,剑99901件-----这也能看出,在汉代,环首的出现,使剑的作用大为下降,而这种转变,正和近距作战的需要息息相关,因为当近距临敌、短兵相接时,马速减慢、冲击穿刺的杀伤力降低,劈砍的作用更需要。刀和的结合成为自然。

--------------------

同时在该集簿中,还记述了两件非常重要的骑具:

鞍鞯2080具,和上马鞒825具

关于马鞍马镫出现的早时间,学术界多有争议。但在该集簿中,这两种称谓的骑具经学者研究考证,应该是随后出现的高桥鞍和金属马镫的早期形态,其中上马鞒即为皮质鞋套或皮绳套环,既有便于上马之用也可作为双脚支撑。

马鞍和马镫,是使更加稳定自如地在马上运用,和支持长时间长距离奔袭作战的重要骑具。

这也成为汉代运用的例证

除此以外,该集簿中还有众多攻城、守城之军事物资,不再一一叙述了。

上述西汉成帝永始四年,即公元前13年,一座“库”的统计文书,反映了秦汉以来,中国方面的强大军事实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秦汉的军事,不仅仅依靠谋略、兵法、训练、军制等等软件,更有强大的装备或火力作为后盾。

且这个武库军备的数量,也直接证明了,秦汉和规模的真实性。

吐槽一点,建议提问的家伙去看看居延汉塞遗址出土的居延汉简,其中介绍一个边军戍卒管理条例《塞上品约》,这个条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需要戍卒牢记并且能写出来的。而且还有相应的管理的官吏进行抽查的。

详见:

1、汉代居延边塞生活漫谈(下)

2、从汉简看汉代西北边塞戍卒装备及管理

感兴趣可以自己查找居延汉简的考古记录,我摘抄一部分介绍文章如下:

戍卒生病可以休假,汉简中能够看到那时戍卒的因病请假报告,批准记录,病愈销假记录。还可以看到,基层的这种请假,需要上报居延都尉府批准,各烽燧的燧长、部长乃至甲渠侯官似乎都没有权利准假。

边塞生活是艰苦的,居延地区冬季干冷,夏季炎热,简中有士兵抱怨“地热多沙冬大寒”。由于缺乏蔬菜,没有水果,内地戍卒不适应,(多指感冒)、痢疾,腹胀、跌打损伤,外伤等,都是当时边塞常遇到的非战斗损伤问题。各个烽燧有常备药囊,日常,轻微外伤、跌打损伤等,是可以自己服药或包扎处理的。

居延边塞有一套“吏病及视事”记录制度,管辖几个烽燧的部侯长每个月有下属士卒患病者名录,一年中戍卒因病去职及如何恢复也有完整的记录。包括什么时候受伤、染病,休息多长时间后恢复视事,各个烽燧都要报告,燧长生病要即日申报。这种报告逐月逐日记录,年底归档,藉此了解的疾病和情况。

如上的,这么细致的管理,以及戍卒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我没有理由相信不能推得掉同时期其他国家的,罗马强的时候都是啥时候的事情了,那都是在公元二世纪末解决安息的时候的事了,不是完全体的罗马去撞大汉,这就是在坑人啊!!!

__________俺是修订线_____________

抱歉笔误,回头看了一下,罗马倾全国之力搞死安息的时候是在公元二世纪末到三世纪初的事情了的。

联系方式
ico04
联系人

刘经理

ico01
电话

0531-84237822

ico06
手机

15588803002

ico05
QQ

1574931819

ico03
邮箱

1574931819@qq.com

ico02
地址

济南市济阳县济北开发区黄河大街海创工业区